多工位冷镦机是金属成型加工的关键设备,长期闲置(通常指停用3个月以上)可能因锈蚀、润滑失效、部件卡滞等导致性能下降,重新启用前需进行全面检修,确保运行安全和加工精度。以下是核心检修工作:
一、外观与基础部件检查
整体清洁与锈蚀处理
清除设备表面的灰尘、油污及金属碎屑,重点清理导轨面、滑块槽、模具安装位等易积垢部位;
检查机身、机架等金属结构有无锈蚀,对锈斑部位用细砂纸打磨后,补涂防锈漆(如环氧底漆),防止锈蚀蔓延;
清理外露的螺栓、螺母,检查是否有松动或锈死,锈死的紧固件需用除锈剂浸泡后拆卸,更换损坏的螺栓。
安全装置检查
检查防护栏、安全门、紧急停止按钮是否完好,确保安全门关闭时设备无法启动,急停按钮按下后能立即切断电源;
验证过载保护装置(如离合器、制动器)是否灵敏,手动测试其动作是否顺畅,无卡滞。
二、传动与运动系统检修
主轴与离合器系统
手动转动主轴,检查转动是否灵活,有无异响或卡滞;测量主轴径向跳动和轴向窜动(误差需≤0.03mm),超差时需调整轴承间隙或更换轴承;
检查离合器(如摩擦片式、牙嵌式)的磨损情况,摩擦片若有油污需清洗,磨损过度(厚度减少1/3)需更换;调整离合器间隙,确保结合与分离迅速、无打滑。
滑块与导轨
清理滑块与导轨之间的杂物,检查导轨面的磨损和划痕,轻微磨损可通过刮研修复,严重时需更换导轨;
手动推动滑块,感受运动阻力是否均匀,若有卡顿需检查导轨润滑情况,加注专用导轨油(如32#液压导轨油)后反复滑动,直至顺畅;
测量滑块的平行度和垂直度(误差≤0.02mm/100mm),超差时通过调整垫片修正。
齿轮与传动机构
打开齿轮箱,检查齿轮啮合面有无锈蚀、点蚀或断齿,清理齿轮间的杂质,更换变质的齿轮油(按说明书型号选择,如150#工业齿轮油);
检查传动轴、联轴器的连接是否松动,键槽与键是否磨损,必要时更换键或传动轴;
对链条、链轮等传动部件,清理后涂抹润滑脂,检查链条张紧度,过松需调整或更换。
三、液压与气动系统检修
液压系统
检查液压油箱油位和油质,若油液浑浊、乳化或有杂质,需彻底更换液压油(如46#抗磨液压油)并清洗油箱;
拆卸并清洗液压泵、液压阀、过滤器,检查泵体有无磨损,阀芯是否卡滞,密封圈是否老化,更换损坏部件;
测试液压系统压力(按说明书标准,通常8-15MPa),启动油泵后观察管路有无渗漏,压力是否稳定,若压力异常需检查溢流阀、压力表等元件。
气动系统
排放储气罐内的积水和杂质,检查空压机工作是否正常,气压是否达标(通常0.6-0.8MPa);
清理气动三联件(过滤器、减压阀、油雾器),更换滤芯,添加气动专用润滑油;
检查气管有无老化、破损,接头是否漏气,对气缸活塞杆进行清洁并涂抹防锈油,测试气缸伸缩是否顺畅。
四、模具与送料系统检修
模具及安装部件
清理模具型腔、凹模、凸模上的锈蚀和残留金属,检查模具刃口是否完好,有崩刃或磨损需修复或更换;
检查模具固定板、顶料杆等安装部件,确保定位销、螺栓安装牢固,定位精度符合要求(误差≤0.01mm)。
送料机构
对棒料送料架、送料辊进行清洁和润滑,检查送料辊的平行度和压力,确保送料顺畅、无打滑;
调整送料长度控制机构(如棘轮、伺服电机),测试送料精度(误差≤0.1mm),必要时校准传感器或编码器。
五、电气系统检修
电路与元件
检查电源线、控制线有无老化、破损,接头是否松动或氧化,重新紧固并涂抹导电膏;
清理电气控制柜内的灰尘,检查接触器、继电器的触点是否烧蚀,更换损坏的触点或元件;
测试电机绝缘电阻(≥0.5MΩ),确保无漏电;检查伺服电机、编码器的接线是否正确,运行是否正常。
控制系统
接通电源,测试控制面板上的按钮、指示灯、显示屏是否正常工作;
对PLC程序进行备份和检查,清除错误代码,测试各动作的程序逻辑是否准确,必要时重新校准参数。
六、空载试运行与调试
分步试运行
先进行各单独机构的空载运转(如主轴空转、滑块空行程、送料机构空送),观察有无异响、振动或异常发热(轴承温度≤60℃);
逐步进行联动试运行,检查各机构动作的协调性(如送料与镦锻的时序匹配),确保无干涉。
精度校准
试运行后,再次测量主轴、滑块的精度,确认符合加工要求;
安装标准试棒进行试镦,检查产物尺寸精度、表面质量,根据试镦结果调整模具间隙、送料长度等参数。